暮春之时,诗人走入山中访友。一路行来,白云悠悠,落花流水,溪水潺潺,深柳成荫。他与山花溪流相处,心境闲适,写下了一首恬淡美妙之作,句句写景,佳句满篇,余韵萦绕,读了令人心旷神怡。
可惜的是这首诗的题目在流传过程中遗失了,后人就以“阙题”来名之。
在此,我们读读刘眘虚的这首《阙题》。
阙题
唐·刘眘(shèn)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山中所见之景,写得诗情画意,诗境恬淡,句句写景。虽然诗中没有一句抒情,但情韵盎然,流露出欣悦恬淡之情,读来余韵萦绕,给人以直观的美感。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暮春之时,天气晴好,白云悠悠,诗人到山中去访友。
山路延绵,一直通向白云深处。由“白云尽”可见,这条山路通向深远的地方,蜿蜒曲折。
沿着溪流,他在山里行走,沿途有山有水,溪边绿草繁花。绵长的青溪走不到尽头,有看不尽的春色,春意和青溪一样绵长。
开头两句,诗人使用了粗笔写山路与溪流,写出了山深溪长,意境悠远绵长。诗人既没有写白云的尽头是什么,也没有写青溪有多长,而留给读者发挥想象,写得余韵悠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承接前文,诗人用细笔描绘了青溪,字里行间散发出愉悦之情。
这曲折绵长的青溪与春色,不禁让人联想到,在那深山深处,溪流源头的繁花似锦景象。
此时,溪面漂浮着花瓣,随流水曲曲折折地飘向远方,那花瓣的芬芳把流水也染香了。
这样的景色太美了,不时有落花随溪流飘过来,花瓣香把流水也染香了。如此春色,诗人沉醉在其中,心中感到欣喜,毫无落花流水的伤感。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他继续沿着青溪前行,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路。终于,朋友的别院出现在眼前了。
闲静的大门面对着山路,“闲门”写出了这里门庭冷清,也写出了环境的清幽。
别院周围种了很多柳树,长得枝繁叶茂、柳荫葱茏。深柳绿荫之下,主人的读书堂坐落在其中。
白天之时,阳光透过柳荫照进读书堂里,清幽的光洒在衣服上面。这样的环境真的是专心读书的好地方,是读书人向往的地方。
整首诗句句写景,没有一个字写情,而是把情融入了景色中,融情于景。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悠闲与恬淡,读了令人内心恬淡、心旷神怡,美好的诗中妙景跃然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