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文章网

槐荫经济开发区调整为953公顷,已形成“一区三片”的发展空间布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6:40:00    

鲁网7月10日讯(记者 李晓晨)7月10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槐荫区专场,介绍槐荫区推进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有关情况。

会上,槐荫区发展和改革局党委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范忠平介绍,从工业发展空间布局来讲,2023年槐荫经济开发区扩区调区经省政府批复后,由原来的200公顷调整为953公顷,形成了“一区三片”的发展空间布局。这次调整既兼顾传统工业的产业焕新,又着眼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更是推动槐荫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整合提升。调整后,槐荫经开区制造业规模在全区占比由24.4%提高到67.9%,对全区工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按照工业发展规划布局,将聚焦打造三个发展区域,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实施工业强区计划。

以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为载体,聚力攻坚“核心拓展区”。这是在原有槐荫经济开发区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扩容升级,释放产业用地2900亩,这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这个片区正集中力量主攻半导体和智能装备两大前沿领域,重点发展半导体设备、封测、机器人、数控装备等产业,目标是培育完整产业链,实现产业能级跃升。目前已落地济南先进材料智造港、槐荫数控设备产业园等项目,成为槐荫工业制造的主战场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依托济南国际医学中心资源禀赋,规划打造“健康产业区”。充分发挥医学中心医疗资源集聚和第一医科大学的科研实力,聚焦医养健康产业,通过促进产学研用深度结合,让实验室的突破性成果更快地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品和服务。重点推动大学科技园、山东大学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等建设,将大健康产业培育成槐荫区充满活力的新增长极。

传承槐荫工业深厚底蕴,升级发展“高端装备区”。这个片区是槐荫百年工业精神的传承地,更是槐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汇聚了像济南二机床、山东中车等根植槐荫、实力雄厚的龙头制造企业。将全力推动企业建设高水平科创中心,探索“智能+制造”现代化生产模式,推动二机床生产自动化提升、货车产线自动化升级改造等项目达效。大力支持国企“老字号”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让传统优势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机。

上述三个片区,“核心拓展区”引领前沿制造,“健康产业区”布局未来健康,“高端装备区”夯实制造业根基。相互协同、优势互补,共同支撑起槐荫区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现代医药等现代化产业发展。

“我们将把宝贵的土地资源精准匹配到最具潜力的产业赛道上,为槐荫工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起一个更坚实、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的战略空间。”范忠平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