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文章网

涉案资金1.8亿,88名嫌疑人落网!泉州警方侦破“5·27”境外电信网络诈骗专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2:26:00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

5月8日,记者从泉州市公安局了解到,泉州、南安两级公安机关日前成功侦破了最高检、公安部联合督办的“5·27”境外电信网络诈骗专案。

据经办民警介绍,2023年3月,50多岁的王女士向南安市公安局报警称,自己被相亲对象骗走了7万多元,几乎是她的全部积蓄。

起初,接警民警以为是普通的接触类诈骗,经深入了解才发现这是一起电信网络诈骗,背后还牵扯了一个在境外组建的诈骗窝点。

离异多年的王女士曾在一些相亲网站发布个人信息。一天,她接到了“红娘”的电话,帮其介绍了一名姓沈的男士。这名“沈先生”自称在境外某证券公司上班,已打算当年6月辞职回国发展。

为打消王女士的顾虑,“沈先生”向其提供了一些生活照片以及证件信息。在频繁的消息聊天中,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相识的第四天,“沈先生”说自己有个赚钱的机会,让王女士帮忙登录他提供的证券平台。在他的指导下,王女士操作顺利,后又在对方的帮助下也开通了证券账户。当她犹豫要不要转钱到证券账户时,“沈先生”直接往她的账户充值了10万元。王女士心想着,对方都愿意帮忙出钱了,就尝试着转入了1万元,当天下午页面就显示这笔钱获得了收益。

在一步步“诱导”下,王女士把自己的7万元积蓄全部转到该平台。数日后,她突然发现证券平台打不开了,连同“沈先生”也一起消失了。这下,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接到王女士的报案后,南安市公安局通过对涉诈外流人员的深度研判,发现许某等人在境外组建诈骗窝点对境内人员实施诈骗,涉案人员众多且金额巨大。泉州、南安两级公安机关立即抽调精干民警成立专案组,对“5·27”专案开展侦查。

专案组先后在多个省市开展抓捕,共抓获涉嫌诈骗犯罪嫌疑人88名,并破获外省市“交友相亲”网络诈骗案件百余起,查证涉案资金达1.8亿元。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先行返还全国各地被害人被骗资金500余万元,剩余赃款还在进一步追缴返还中。

□相关新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严守“三不一多”

“近年来,随着打击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方式、资金洗转渠道加速翻新变异,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5月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泉州市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保护好群众的“钱袋子”,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总结相关防骗对策。

一要警惕高薪引诱,远离境外诈骗陷阱。近年来,诈骗分子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引诱招募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赴境外从事诈骗活动。公安机关侦查显示,境外诈骗窝点普遍存在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严重暴力犯罪行为。

二要降低通信风险,关闭境外来电功能。若无固定的海外关系却频繁接到“00”或“+”开头的境外来电,请谨慎接听。广大群众可通过运营商服务关闭境外来电:移动用户拨打10086或关注“中国移动高频骚扰电话防护”微信公众号,设置国际及港澳台电话拦截;电信用户拨打10000,或关注“天翼防骚扰”微信公众号,设置国际长途电话拦截;联通用户拨打10010或关注“联通助理”微信公众号,设置国际电话拦截。上述业务均为免费服务。

三要警惕诈骗新变化,不做电诈“工具人”。如遇要求通过快递、网约车进行现金、黄金交付的,极有可能是诈骗;广大快递员和网约车司机在配送时,应主动询问物品性质,对运输大量现金、黄金、不明包裹或频繁变更配送地点的可疑情况,应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

四要严守“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特别注意保管好个人敏感信息,切勿在网络上泄露本人及家属的银行账户、联系方式等信息,谨慎加入陌生社交群组,拒绝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不按陌生人要求进行密码操作,切实筑牢反诈防线。发现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或96110反诈专线举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