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回归线的阳光穿过层层云雾,洒在海拔1314米的浪漫小城,蒙自的夏天在万亩石榴花的明艳中醒来。这座滇南小城年均19.3℃的气温里,连风都带着水果味的清凉,仿佛天然空调过滤了尘世的燥热。作为“中国天然氧吧”,蒙自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年均值达2300个,环境空气优良率99%,是品质旅游、健康生活、诗意栖居的首选之地。

晨曦初露时,迎着朝阳前往碧色寨。这座1909年诞生的车站,曾是滇越铁路唯一的头等站,黄墙红瓦的站台在阳光下流淌着《芳华》的光影。时光拂过斑驳的三面钟,蒸汽机车头静卧在铁轨上,时光在此刻折叠。坐在安南咖啡馆里,看着滴漏里缓缓落下的咖啡,耳畔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百年时光里,天边的铁轨畔,不变的只有这轰隆的列车。



中午的街边小店里,菊花过桥米线的清香迎接着四面八方的食客。一碗精心熬制的高汤、软糯细滑的米线和种类丰富的时蔬小菜共同成就了过桥米线的百年文化。鲜红的火腿片、嫩白的鸡肉、金黄的鹌鹑蛋、青绿的豌豆尖、养生去火的菊花、醇香的豌豆黄等食材,加上葱、韭菜、香菜等调味,依次放入高汤后,其中滋味均在汤里显露出“本味”。


午后的热浪被南湖的波光揉碎,树荫里洒下的点点光斑,掩去了夏日的燥热。湖心岛的先锋书店如同一本打开的书页:清水混凝土建筑倒映湖面,斜坡式屋顶延伸向蓝天。坐在临窗位置,捧一杯咖啡,抬眼便是昔日西南联大教授们散步的柳堤。走进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与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学术巨匠来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转入东大街,老宅、老树与现代化的集市相遇,呈现出一个别具特色的文艺街区。




当夕阳染红大屯海的水面,尼苏小镇的烟火气也开始升腾。各种小吃车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街边升起炭火、点亮马灯,静待游客们来这里享受海风的清凉。租一辆单车沿湖缓行,伴着夕阳,吹着海风,在落日余晖中享受独属于夏日的舒适。






待到夜市灯火初上,大树寨夜市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各种新鲜采摘的蔬菜,种类丰富的水果,各种小吃、美食皆在这里汇聚,穿行期间,一路吃吃吃,买买买,带着吃饱喝足后的满足归家。





这个夏天,来蒙自吧。可以登芳华天梯、揽云海苍茫,绕“两海”骑行、赏白鹭翩跹;也可以在房车营地细数星河灿烂,在咖啡醇香中漫步背街小巷,挖掘更多城市“惊喜”,感受“小城故事”里的烟火寻常。
来源:“红河文旅”微信公众号
部分图片来源往期
编辑:马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