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文章网

广东要求:高校不得面向中学开展“优质生源基地”等授牌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6:14:00    

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5月10日,《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发布。其中特别明确,要规范招生宣传。

通知中提到,各高校要严守招生宣传纪律,严禁违规提前遴选生源,不得通过夏令营、飞行测试、资格初筛等方式开展与招生挂钩的考核活动,不得向学生发放“优秀”等资格认定,不得常年设置招生组固定联系相关中学,应积极推进数智赋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线上招生宣传及咨询服务。要规范招生宣传管理,招生广告或者宣传的表述应当严谨、规范,不得采取贬损、夸张、低俗以及其他不适当的语言或者方式开展招生宣传,不得恶意诋毁、造谣诽谤其他高校。

高校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不得违规获取考生成绩等个人信息,不得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承诺录取专业”“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承诺本硕博连读或贯通”等方式争抢生源。不得面向中学开展“优质生源基地”“人才共育基地”等任何形式的签约、授牌活动。严禁以优质生源登记表、志愿填报意向书等形式吸引、误导学生,严禁委托中介机构招生和有偿招生宣传。严格加强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代替或干预考生填报志愿。

招生录取期间,确有必要外派招生宣传教师的,应制定相应管理规定和行为规范,明确外派教师只能开展招生宣传、咨询服务等工作,不得单方面私下接触考生及家长,不得承诺录取考生或开展考核认定。制作录取通知书应坚持简约、节约的原则,避免铺张浪费。

严禁学校和教师与校外培训等社会机构合作,通过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收取费用、谋取利益。各地要严格按照校外培训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培训机构涉考试招生负面行为清单,严肃查处培训机构与相关人员内外勾连、组织考试作弊、干扰考试秩序等行为,加大公开通报力度。要联合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的监管,加大治理收费不规范、价格欺诈及虚假宣传等问题力度,提醒考生谨防志愿填报、招生录取等环节的诈骗陷阱。录取期间,要公开违规举报电话和咨询电话,及时妥善处置信访问题,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