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文章网

发改君在现场|直击寨口矿生态修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21:05:00    

在寨口矿生态修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现场

向南160°眺望

一面是青山翠屏山风如涛

一面是光伏硅板波光粼粼

阳光播撒

撒下对绿的期许

图为寨口矿生态修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现场

此刻,发改君站在原寨口矿山半山腰,向上是铺设完成的光伏板,向下是60多米的钢筋。条条钢筋覆盖着裸露的山岩,现场工人正在加紧铺设着两米多一块的光伏板。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寨口石灰石矿于2009年停产,2024年12月,寨口矿生态修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工,旧矿区迎来新生。这是北京市首个利用废弃矿区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仅实现了山林“消斑”,更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矿山转型利用的新路径。

“这个项目将为北京市和全国范围内的废旧矿区生态治理提供宝贵经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吸”到的阳光,将转化成电能,“流”入千家万户。经计算,该光伏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1817.53万千瓦时,这相当于大约500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节约标煤约5000吨/年。

“目前,主体工作已经完成,并于4月30日实现并网发电,项目将在今年5月31日前彻底完工。”项目建设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覆盖治理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共计安装2.8万余块光伏组件,装机容量达16.77兆瓦。

发改君了解到,项目配置有箱式变电站、逆变器、优化器等一系列设备,保障光电并网。现场设置通讯模块,光伏设备出现故障后,工作人员能在手机上第一时间知晓。

从千锤万凿出深山到“光绿并举”入万家,电站建成后将减排二氧化碳约1.4万吨/年。

现场负责人介绍,光伏组件设置在离地1.5米高的位置,通过在光伏板下方播撒速生草籽,可达到保持水土的效果。

现场负责人告诉发改君,矿山治理整体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光则光”的矿山修复原则,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展不同模式、不同方向的生态修复工程,如播撒速生草籽、铺设椰丝毯等,最大限度探索废弃矿山利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保障治理后的矿区逐步恢复自然生态。

市发展改革委网站显示,今年3月发布的《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项目清单》涵盖了该项目,充分发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5月1日起,《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施行,鼓励和支持开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基础性、关键性和前沿性的技术、装备及相关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

下一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相关工作,包括推动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城市更新、乡村建设、能源系统改造、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支持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项目等,为首都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按下加速键。

让我们期待

首都的阳光

照亮更多夜色

首都的绿能

浸润更多市民生活

来源:北京号

作者:发展北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