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多个部门在开展涉企行政检查时会主动向市场主体出具“监督检查码”,这也是三亚持续深化“互联网+监管”改革的其中一项重点推广内容。通过实施“亮码检查”和“综合查一次”,大幅减少让市场主体头痛的“多头查”“重复查”“随意查”等现象。
据了解,根据《海南省“亮码检查”工作规程(试行)》要求,三亚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亮码检查”工作机制,以“亮码”为核心,打出系列组合拳,着力破解对突击检查不明就里、对检查人员身份存疑等困扰企业的难题。
“亮码检查”要求执法人员在面向市场主体开展检查前,必须主动出示专属的“监督检查码”,市场主体通过扫码,就可即时核验检查人员姓名、所属单位,了解本次检查的具体内容以及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确保检查事由合法、公开、明确。通过“亮码”,充分保障了市场主体的知情权、监督权,也提升了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检查结束后,市场主体可通过“海易办”APP——“企业码”——“监管执法应用”查看检查结果、及时整改,并对检查行为进行评价。如发现检查人员违规检查、超范围检查的,可通过“海易办”一键投诉,倒逼检查人员规范自身检查行为。
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推行“亮码检查”工作机制以来,全市已在医疗保障、生态环境、消防、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15个重点领域推广应用“亮码检查”。同时,三亚积极推行跨部门“综合查一次”,截至2025年7月,全市累计完成跨部门联合检查220次,企业迎检频次同比减少61.36%,实现了监管提效与企业减负的“双向奔赴”。以“小微型客车租赁”监管场景为例,今年4月,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同步对全市4家企业完成13项检查内容,较以往的各部门单独检查模式次数减少约75%。
今年以来,市营商环境建设局通过常态化开展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培训、一对一上门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系统应用能力,积极推进监管、执法流程规范化建设。同时,依托上述系统归集全市行政检查和执法数据,督促各部门严格落实“亮码检查”和“综合查一次”。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还印发出台了《三亚市2025年第一批监管应用场景清单》,涵盖“潜水行业综合监管”“酒店跨部门综合监管”等40个行业热点场景,旨在推动全市构建更加高效的综合监管协同联动机制,着力从源头上减少重复检查和多头执法。下一步,三亚将持续聚焦构建“审管法信”闭环监管模式,进一步完善以风险等级、信用评价为基础的分级分类检查制度,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和服务。同时,推广“监督+服务”模式,坚持包容审慎监管,采用柔性监管方式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负护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
编辑:刘维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