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徐尤佳
五一假期正是感受万物复苏、亲近自然的好时机!但是,随着气温的回升,各种虫子也进入活跃期,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叮咬,轻则皮肤红肿瘙痒,重则引发严重疾病。
大伯上山劳作 结果住进ICU
“没想到啊,上了个山,差点要了我的命啊!”家住杭州淳安的杨大伯平时上山下水,奔忙于田间地头,虽然年过七旬,但身体比同龄人都要强壮。
一天,杨大伯和往常一样上山劳作回家,没想到第二天开始出现高热,体温达到39℃,伴有明显的胸闷气促、咳嗽咳痰,腹泻绿色糊状软便2次。

IC photo 供图 (图文无关)
当地医院门诊治疗后病情未缓解,家属将杨大伯送至杭州市中医院急诊,检查发现杨大伯除了炎症指标异常升高,两肺散在感染,还伴有重度血小板下降,只有22x10E9L,正常值的1/5都不到(正常范围在125-350x10E9L),病情危重,随时有大出血风险,被收治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重症医学科救治。
接诊的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美齐、副主任医师席绍松、副主任医师俞振飞团队详细地询问病史,杨大伯否认了近期家中有养小动物,或者外出被蛇虫鼠蚁咬伤等病史,全身也未发现明显的外伤伤口。
为快速明确致病微生物,ICU医疗团队在征得家属同意下,将杨大伯的血液外送做基因检测,同时进行抗感染、给予药物提升血小板、补液、稳定内环境、营养支持等治疗。
1天后,血送检结果回报:大别班达病毒(新型布尼亚病毒)26310条、烟曲霉1条、铜绿假单胞菌18条、肺炎克雷伯菌1条。
医生再去询问杨大伯时,杨大伯回忆到发病前有过上山劳作的经历,当时腿上有过一阵小刺痛,但没有在意,很快也就过去了。医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杨大伯可能是上山劳作时,被蜱虫叮咬,感染了大别班达病毒。
所幸,经过治疗,杨大伯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目前已处于康复期。
户外游玩别大意 防护措施做到位
天气越来越热,人们衣着减少,接触蚊虫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四月医院蛇虫咬伤专科门诊已接诊了200多例患者,其中各类虫咬伤占80%以上。”近日,杭州市中医院专家介绍,每年4月到11月都是虫咬伤的高发季节,需要警惕蜂蜇伤、蜘蛛咬伤、蜱虫叮咬、蜈蚣咬伤等情况。
假期出行,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防止它们“叮”上你!
大家去室外游玩,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在草地较深的地方躺下或常坐。如穿长袖褂、长袖裤,裤子尽量穿紧身小脚裤,避免穿凉鞋、露趾鞋,建议穿高帮户外鞋,可戴宽檐帽防树上掉落虫类。
在户外时,身上涂些花露水、风油精,或佩戴驱虫手环、使用驱虫贴,可减少被蚊虫叮咬的概率。
避开草丛茂密、落叶堆积区域,不在树下长时间停留或放置物品。
进入室内前,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体表。若发现蚊虫应及时清除。进行全身沐浴,重点冲洗腋窝、腰部、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