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文章网

9年促成2.37万次团圆:抖音寻人用科技照亮离家者归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07:16:00    

韩望

每年5月9日是“无走失日”,意在号召社会关注易走失人群,提高安全防走失意识,为家庭幸福多一重安全守护。抖音寻人公益项目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该项目累计发布20万条寻人启事,成功帮助2.37万个家庭团圆,最多一天助力200人回家。在找回的走失者中,最久失散85年,最快60秒被找回;年纪最大的101岁,最小的仅3个月。

人们平时可能意识不到,实际上人员走失的情况几乎每日都在发生,而每一起走失事件背后都牵扯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的悲欢。特别是随着老龄化发展,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老年人群体存在较高的走失风险。2016年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而平均每天就约有1370位老人走失;从年龄上看,65岁以上老人容易走失,比例达到80%以上;迷路、精神疾病和认知障碍是老人走失的重要原因。老人一旦走失,不易寻回,且走失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危险,不仅危及个人生命,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在过去,寻人主要依赖传统媒体和人际网络,通过“广撒网”的方式,登报或张贴寻人启事。这样做难以“精准定位”,寻人效率有限。从“找得到”到“找得快”,根据关键信息精准推送给相关人群的技术优势就能派上用场。2016年2月,河北廊坊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走失了,为了更快更精准地得到走失老人的线索,今日头条以走失地为圆心,以预估老人行走距离为半径,向周边的头条用户推送了这条寻人信息,后又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整个廊坊市进行了推送。5小时后,两位头条用户相继给家属提供了线索,最终找回了走失老人。

茫茫人海,仅用5个小时就找到了走失老人。相比而言,传统寻人动辄需要花费好几个月甚至数年,还极有可能徒劳无功。有了这一次成功实践,字节跳动继续在寻人公益项目上深耕,不断扩展科技寻人的边界,主阵地从今日头条拓展到抖音,寻人对象也从最初的寻找走失者,扩大到广泛意义上的寻人寻亲。不只是老年人,被拐妇女儿童、精神障碍者、两岸寻亲者等,众多离家之人都在抖音寻人的助力下踏上归途。

抖音寻人的分发技术本身并不复杂,但却实现了许多技术实现不了的整合社会资源、推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目的。任何产品或服务的创新离不开社会参与,作为直接面向社会的平台,应从维护社会利益的角度出发,以推动社会进步为目的,这是技术创新的前提。算法寻人改变了过去“地毯式”寻人的老办法,化解了传统社会中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遗憾,真正把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融合在一起,照亮了寻亲者的回家之路。

用科技传递善意,这不仅是一个温暖的愿景,更考验着互联网平台如何激发善意、连接善意,将想法落地,最大程度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有益影响。就此而言,“科技寻人”是一次科技为善的良好实践,通过强大的信息分发和庞大的用户群体,抖音等平台高效链接起包括公安等政府部门、地方媒体、社会公益组织等多个方面,成就了一次又一次充满温情的重逢,也充当着社会善意的“连接器”、修复社会关系的“黏合剂”,提升了科技增进民生福祉的厚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