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董潇 通讯员 李丹
夏日的傍晚,定陶区滨河街道的各社区广场人声渐旺。非遗剪纸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孩子;医生忙着为老人健康查体;“陶小哥驿站”里几名外卖员边休息边交流着刚参与的社区巡逻见闻……这幅生机勃勃的民生画卷,正是滨河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针,以创新引线贯穿“五进社区”活动,精心绣出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面对服务供给不均衡、群众参与度不高、精细化管理不足等社区治理难题,滨河街道党工委在深化“一个小区、一个支部、一套管理、一套服务”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基础上,于今年初创新推出贯穿全年的“五进社区”(文化活动、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志愿服务、精准治理进社区)专项行动。这不仅是活动形式的叠加,更是一次以党建为引领,系统整合资源、精准对接需求、激活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创新。
组织强基,筑牢“五进”桥头堡
街道将党组织的“根”扎在小区,将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楼栋,全面建立42个小区网格党支部,推动10名机关干部下沉担任社区及小区党支部书记,并广泛吸纳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热心居民担任楼栋长、网格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也被赋予“移动探头”的新角色,成为发现治理盲区的“前哨”。一张坚实的组织网络,确保了“五进”指令高效落地,服务精准触达“神经末梢”。
“五进”发力,精准回应民之所需
活动围绕五大领域精准施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活动启动以来,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惠民活动400余场,覆盖居民6.4万人次,群众到区街两级反映问题的数量锐减60%以上。
“以前办事总得跑街道,现在活动送到家门口,反映问题楼栋长马上上门,连磨菜刀这种小事社区都惦记着!”姚庄社区居民姚仁德的感慨,道出了“五进社区”带来的真切改变。滨河街道坚持党建统领,以“五进”实践激活社区治理的一池春水,不仅补齐了服务短板,更在共建共治共享中织就了一张充满归属感与幸福感的基层治理网络,为新时代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提供了鲜活的“滨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