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曹晓丹
“眼瞅着麦子要浇水,井里的电却‘罢工’了!”宝丰县赵庄镇周营村村民徐先生望着南洼地干涸的机井直叹气。夏收在即,家里农田的灌溉卡在了这口“哑火”的机井上,于是徐先生一通电话打到了“民呼必应”热线。
接到诉求后,赵庄镇迅速启动“接诉即办”机制,发现这台2010年建设的机井因线路老化经常出问题,加之农忙时变压器超负荷,电压不稳加剧了问题,彻底“瘫痪”。了解清楚后,镇村干部敲定“三步走”方案:首先,村民灌溉可先用2019年新建的高标准农田机井解燃眉之急。其次,紧急协调镇供电所申请电压增容,同时制定水利设施维修资金预算,待10月秋收后利用村集体收入全面翻新线路,确保群众灌溉无忧。
这场“民呼必应”的生动实践,正是赵庄镇将“百姓盼的”化为“政府干的”缩影,也是赵庄镇“民呼必应”工作机制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该镇通过整合信访接待、网格员巡查、乡贤说事屋等渠道,充分收集民情民意,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受理、办结、回访全流程服务满意度。截至目前,共办结农田水利、出行受阻、道路修缮等各类诉求14件,办结率100%,不断强化专班跟踪、纪委督查、群众评议的三重保障,让“急难愁盼”不再“兜圈子”。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热线冷线最怕的是民心离线。群众在地头叹的那口气,就是党员干部该铆劲干的地方。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民呼必应的‘放大镜’作用,带着‘泥土味’往矛盾窝里扎,用脚底板丈量民情,在解决真问题中筑牢民生底线,通过民呼必应的桥梁,让政府与百姓“零距离”!”赵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静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