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王琪

漫画/王琪
一些非法贷款中介为牟取利益,通过虚构职业、包装资产等手段,把一些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人,经过包装后贷出款来,并且从中分赃分成。最后,被“包装”出来的人,就成了“职业背债人”、成了老赖……央视新闻报道,“包装贷”骗贷套路为害不浅。
点评:“包装贷”损害金融市场信用基石,需多方发力共同打击。监管部门要强化穿透式监管,斩断非法链条;银行则应严守风控底线,杜绝“放水”放贷。公众也需提高警惕,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主动远离虚假承诺,通过合法渠道解决资金需求。
原稿点击>>漫评|警惕“包装贷”-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