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文章网

泉州市区八大公园开展专项消杀行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0:26:00    

近期,泉州市多地持续高温,潮湿闷热的天气为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随之增大。昨日起,市区八大公园集中开展以环境清理和药物灭蚊为重点的专项消杀行动。不仅如此,泉州市多地也开展了环境治理结合药物消杀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现场

环境清理药物消杀 铲除蚊虫孳生空间

26日上午,在鲤城区开元街道双塔社区,18名消杀人员携带超低容量喷雾器、热烟雾机等专业设备,对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及排水管道等蚊蝇易孳生区域开展地毯式消杀。消杀人员还同步环境卫生清理,清除闲置容器、垃圾杂物及积水,从源头阻断蚊虫繁殖链。

“天台、庭院花池等位置容易产生积水,是经常被忽略的地方,很容易孳生蚊虫。”消杀人员介绍,清除卫生死角是阻断蚊虫孳生的关键。他们还和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宣传普及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协助居民群众检查和清除卫生死角,确保不遗漏。“家中的杂物一定要及时清除,容器积水要清理,尤其是家里有水培植物的,一定要注意定期换水。”消杀人员提醒。

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杀(鲤城 供图)

26日,南安省新镇各村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和环卫队伍等多方力量迅速集结,针对建筑工地、学校周边、农贸市场、健身休闲场所、居民密集区等重点区域,展开“地毯式”排查。同时全面清理沟渠杂草,清扫道路两侧和卫生死角积存的污水、落叶与垃圾杂物。

傍晚正值蚊虫活跃时段,省新镇各村居组织专业消杀人员,对成蚊密度较高的公共区域实施集中药物喷洒,重点覆盖绿化带、小树林、公厕、广场、农贸市场、垃圾桶、沟渠、沙井及地下室等区域。

清理房前屋后的小水沟(南安 供图)

记者了解到,此次爱国卫生运动将持续至10月底。

预防

清、灭、防是关键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据了解,蚊媒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蚊子叮咬携带病毒或寄生虫的患者后,病原体会在蚊虫体内繁殖,再通过下一次叮咬传播给健康人,如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会传播基孔肯亚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疾病。

疾控专家表示,预防蚊媒传染病,关键是做好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

清积水方面,市民应常翻盆倒罐清空闲置盆、罐、桶、轮胎等容器积水,填平树洞、竹洞、洼地,清理空调托盘、饮水机托盘等积水。水养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等)每周彻底换水1次,清洗容器内壁和根部。宠物饮水碗、花盆底盘等要及时清空积水。储水容器(水缸、水池等)严密加盖,妥善处理垃圾,避免废弃瓶罐形成积水等。

防蚊和灭蚊方面,市民可安装纱门、纱窗,睡前使用蚊帐,适时用蚊香、灭蚊拍、防蚊灯杀灭成蚊并定期清理卫生死角。身处户外时,清晨和傍晚是伊蚊活跃高峰期,应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的皮肤喷涂驱蚊剂,同时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积水区等蚊虫密集处久留。

此外,如有外出计划,出行前应查阅国际旅行保健中心的出境健康提醒及目的地卫健部门发布的健康提醒。提前了解目的地的蚊媒传染病流行状况和防控建议并备好足量驱蚊剂、简易蚊帐、药物等。

疾控专家提醒:市民朋友如果有出现发热、剧烈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特别是近期有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的,应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

相关提醒

市区八大公园开展专项消杀行动

据悉,泉州市公园中心于8月28日至8月30日,对市区八大公园:东湖公园、释雅山公园、中山公园、芳草园、刺桐公园、潘山公园、滨海公园、魁屿公园(含师院段),集中开展以环境清理和药物灭蚊为重点的专项消杀行动。消杀时段为这3天的7:00—9:00及17:00—19:00(蚊虫活动高峰时段)。

市公园中心提醒:消杀期间请市民、游客配合以下事项

1.主动避让:消杀作业期间,请勿在作业区域逗留。如遇喷药作业队伍及设备,请立即远离,避免接触药剂。

2.勿触设施:消杀后1小时内,请勿触摸、坐卧喷药区域的花草树木、座椅、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

3.做好防护:游园时请穿着浅色长袖衣裤,涂抹有效驱蚊剂(含避蚊胺成分),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蚊虫密集区域长时间停留。

热点推荐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泳红 高慧子

通讯员:张燕红 刘志鹏 谢珊婷

编辑:苏佳欣

二审:江晓媛

三审:彭斌

点亮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