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第四届河南省商业经济论坛在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实体商业转型、助推消费提升”,旨在深入探讨商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新举措,为推动河南商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本次论坛上,全景展示河南商业经济总体发展情况的《河南省商业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作为河南省商业领域的重要会议之一,河南省商业经济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具有专业性、广泛性、可持续性的商业经济学术研究和理论实践的平台,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党组书记、《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刘建湖在主旨演讲时认为,目前国内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已经发生转变,如居民消费需求正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跃迁,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科技领域的创新正在成为商业变革的“新引擎”,并加速重构消费场景。刘建湖进一步表示,数字经济赋能、绿色转型发展和消费体验重构已成为当前我国商业转型的三个重要特征,数字技术对商业经济的深度渗透,能够极大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和效率;商品流通的线上线下融合,打破了传统商品流通的渠道壁垒,大大提高了商品流通的规模和效率;流通产业的智能化发展,不仅降低了信任成本,缩短了跨境电商流通链条,也增强了流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水平。
如何应对中美关税战下的零售变局?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以“破局与新生:中美关税战下的零售变局”为题,围绕当下商业发展关键议题发表了见解。宋向清深入剖析了当前零售业面临的三重冲击:关税战、技术变革和消费升级,指出传统商业模式痛点凸显,危机趋频。但是他认为,“危”中有“机”,零售业存在内需红利、供应链重构、国潮崛起和数字赋能等四大机遇,零售业转型势在必行,建议通过数字化重构、品牌价值升维、消费场景再造等八大路径实现。宋向清还提出,消费者行为正在重塑,消费升级呈现个性化与品质化、体验化与场景化、绿色化与责任化的新特征,当前应当以创新破解不确定性,以开放应对不稳定性。
本次论坛上,《河南省商业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4)》发布。该《报告》由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商业经济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出品,通过基础价值、产业价值、社会价值和未来价值4个维度和20个指标重新建构,全景展示河南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优势和总体发展情况。
基础价值方面,郑州市成为唯一位列第一梯队的城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南阳市、许昌市和洛阳市位于第二梯队。《报告》认为,作为河南省省会和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郑州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教育资源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其GDP总量高、增速稳定,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力和辐射力。第二梯队城市不仅经济规模较大,而且辖区人口众多,且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未来价值方面,郑州市仍位列第一梯队。南阳市、洛阳市、周口市则位列第二梯队。《报告》建议郑州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提升城市宜居度等,还建议郑州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城市的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关于第二梯队城市,《报告》建议加大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本次论坛还吸引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商业技师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亚细亚卓越城、新道科技等企业的代表,先后登台分享了关于商业转型升级的实践和思考,共同探讨商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与新机遇,为推动河南区域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